住在雪梨十年了,每年都想去看雪梨港的煙火,但每每看新聞說一大早就要去跟觀光客搶位,就決定還是放棄好了。今年因為疫情,想說人應該不多,加上好朋友帶路,就決定衝一波了!
下面內容分成兩部分來跟大家分享,先聊一下大致的行程跟時間規劃,再來聊拍攝的技術細節。
行程
首先是行程,我們是晚上八點多到達北區的Waverton火車站。但當時警察已經封路了,所以車子只能停到附近其他住宅區再步行過去觀賞點。

停車後走到火車站,旁邊就有流動廁所,很乾淨也有燈,人不多。之後再步行大概十分鐘就到了要觀賞煙火的地點 – Carradah Park。當時雖然天還沒完全黑,但人已經蠻多的了,所以我們決定先在警察附近沒什麼人的平台觀賞九點的親子場煙火,之後再移動。

親子場煙火都在海上,沒有在橋上放,顏色也比較多是單色,不像12點場的那麼多不同的配色跟花樣。不過,至少有一次練習拍攝的機會,也是很不錯的了。放完後,果然很多家庭撤離。大概半小時後,找到了一個沒有人的角落,決定全體搬東西過去。之後就是聊天、玩螢光棒(Coles可以買到)、吃零食。

之後又再閒聊一下+喬相機機位之後,就迎來了12點的煙火。說實話煙火真的放蠻久的,感覺有15分鐘吧。雖然就樣式來說沒有到很特別,但畢竟在海港,用一個詞形容就是 – 壯觀。

煙火放完之後,我們沒有馬上離開,而是等到散場至少過半之後才走。因為走得晚,路上沒有很多人,一點都不擁擠。到火車站的時候,廁所也是基本不用排隊的狀態。還蠻驚豔的一點是,廁所跟來的時候一樣乾淨+明亮,所以說澳洲人的素質真的還不錯!
回程的路上因為海港大橋封閉,只能走海底隧道。但意外的是完全沒有塞車,時速都可以維持在70左右,非常順暢。
總的來說,這次觀賞煙火的體驗比預想中要好很多,但還是有三點要注意的地方,分享給大家
- 防風外套要穿,因為就算南半球是夏天,海邊晚上還是蠻冷的,風很大
- 不用帶飲料,因為大家怕上廁所不會怎麼喝,一人一瓶水就可以了
- 摺疊露營椅是個好東西! 推紐西蘭的牌子Kathmandu,很輕很方便,坐起來也很舒服
拍攝
接下來說一下拍攝的部分吧! 因為從來沒拍過煙火,事先查了很多攻略,也看了很多的樣圖,大概在腦海中構想出畫面後,才進行拍攝。

這次攜帶的裝備有微單(無反)相機、三腳架、快門線,還有行動電源。這邊提醒大家,快門線非常、非常重要! 平常如果要拍攝長曝光的照片,只要設定倒數拍攝就不會動到相機,導致照片糊掉。但是因為煙火施放速度很快,倒數拍的話,會抓不到很多美麗的瞬間。

設定的部分,對焦設定到無限遠、快門則是每張照片不一樣,待會再細說。光圈在f8-11之間都可以,我是定在f9,然後ISO值100-200都可,我設定200。
接下來重點說一下快門這件事情。就算有了快門線,還是很難拍到好看的煙火,為什麼呢? 因為煙火不是一個放完再放另一個,通常會有好幾個一起,然後還沒結束就下一個。如果快門開太久,畫面會很雜亂,太短的話又拍不到煙火絲。

我後來發現一個小技巧,不要盲目按快門,要學會等待。等到顏色好看的(紅色、藍色這種),盯住一個特定的煙火,從綻放那瞬間按下去,到拉絲結束放開,不管旁邊的煙火放沒放完,專心看那一個就好。最後翻看成片,比較好看的那幾張,都是在2-3秒之間。

再來我們聊聊煙火照片的顏色吧! 看了幾百張煙火照,發現通常雙色以上會比較好看,但純色也有分。
白色或者黃色其實可以不需要拍,因為拍出來就是一團很亮的線而已XD 當然如果你喜歡這個效果另當別論,可以參考下圖。


綠色的話也不是很建議,看起來不太喜慶。

紅色或粉色是最喜慶的,也是大部分煙火照會看到的顏色,就算純色也不會太難看。


再來用色彩學的角度分析下最好看的幾個配色,他們分別是
藍配白/橘


紅配藍/白

多種冷色搭暖色


或是直接來個彩虹色


當然,除了互補色,相近色也可以,比如粉色和橘色都是暖色也不錯。總之只要不是單色,一般來說都還不錯看。

大家也可以去搜尋一些煙火照片,看看都是什麼顏色居多。
最後說樣式吧,基本拍煙火就是煙火絲越密集越好,不密集的看上去沒有那麼豐富


以上就是這次雪梨港跨年及煙火拍攝初體驗的心得,分享給各位,希望大家都可以看到也可以拍到美美的煙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