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一篇文章中,跟讀者分享了雪梨突然封城的情況。當時,雪梨的每日新增還只有20例。現在,雪梨封城已經來到了第三週,但是確診數不降反增,甚至突破了三位數字,來到了一百多例。
並且在上週,因為幾名確診的搬家工人把病毒從雪梨帶到了墨爾本,導致剛剛解封不久的墨爾本又再度封城五天。
那麼,明明雪梨已經封城,為什麼疫情會嚴重到這個程度呢?
封城四不像,各類商店依舊正常營業
封城這個詞聽起來非常嚴肅,但在這次,雪梨的實際情況卻與此相反。大部分的零售店仍然正常開門,居民照常外出,各大商場還是一如既往地人擠人。
Jen自己出門買菜的時候,發現附近的商場雖然有些店關門,但關的都是本來就沒什麼人的店,所以整個區域的人潮還是非常多,跟封城前比,甚至沒有什麼區別。
還有網友在網路上爆料,許多區域的奢侈品店如LV、Gucci等都照常營業。
出行無範圍限制,病毒四處散播
雖然州長三番五次勸導大家不要出門,但因為一開始並沒有嚴格限制出行範圍跟措施,導致病毒從最初的雪梨東部蔓延到了雪梨西南部,每日新增確診也從二位數升高到三位數。
直到上週確診破百,政府意識到了嚴重性,才頒布規定,民眾不得離開自己居住的行政區,或去到住家10公里外的地方。除此之外,每家每戶也規定一天只能有一個人能出門採購,在公寓的公共區域也需要配戴口罩。
不過,這些新規定仍舊收效甚微。因為距離限制不包含工作的情況, 需要上班的人依舊可以去其他區域上班,也因此在最近新增的確診案例中,出現許多人在工作場合被感染的情況。
多達59種社區語言,相關規定難以推廣
除此之外,現在疫情的重災區雪梨西南部,又是非常重視家庭的多元文化社區。政府光是宣導Household這個觀念就已經非常困難,更不要說Delta病毒又極容易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播。新州政府經過艱難的多語言翻譯工作後,終於在上週釋出了59種語言的封城規定。
這邊跟大家解釋一下,新州政府規定若非同一個Household,不得互相探訪。許多英文非母語的人,在翻譯軟體上會看到「家庭」這個廣義上的解釋。但在英文裡,household指的是住在同一戶裡的人。而因為這樣的誤解,造成這兩週已經出現了很多確診案例,都是因為住附近(甚至同樓不同戶)的大家庭互相探訪造成傳染的
咖啡廳員工確診還連續工作10天,造成百人隔離
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工作場所和商店的工作人員未配戴口罩,或是有症狀卻不去檢測,造成病毒傳播更加快速。
Jen自己居住在「重災區」,上週路過附近咖啡店時看到門口聚集多人,店內還有人未配戴口罩,於是決定去另一家購買。沒想到,就在昨天(18日)凌晨看到衛生局釋出的警告,該咖啡店員工確診,在感染期間仍連續工作了10天,造成這個區域有百人需要自我隔離14天。
而在發現疫情已經幾乎無法控制後,新州政府終於在7月17日早上的記者會上宣布,除非是必要零售店,其餘必須全部關閉; 所有施工、裝修、維修等工作全部暫停; 所有戶外場所也需要配戴口罩; 雪梨西南三個重災區的民眾不得到其他區域工作(醫療及某些特定工作除外)
不過,現在才強力封城是否為時已晚,就要等待下週後的確診數字才能知道了。
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澳洲疫苗施打的情況。許多歐美國家因為疫苗覆蓋已經過半,所以可以逐步解封,但澳洲截至目前為止施打完兩劑疫苗的百分比才剛剛過10%,而施打至少一劑的也不到30%。加上澳洲疫情跟許多國家比起來的確沒有那麼嚴重,藥廠也明確表示不會提前給澳洲發貨,導致澳洲疫苗短缺,輝瑞甚至要到九月才能補貨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雪梨現在只有硬封城這個辦法,先把Delta疫情穩住,才有可能回歸正常生活。